湖北日報訊(記者汪菁華、 通訊員林國山)“困擾我十年的‘小尾巴’終于解決了!”近日,84歲的劉婆婆在泰康同濟(武漢)醫院普外科接受了經會陰部直腸乙狀結腸切除術(Altemeier手術),愈后良好。
10年前,劉婆婆在無明顯誘因的情況下,出現便后肛內腫物脫出情況,當時便后腫物可自行回納。但近一年來癥狀明顯加重,肛內腫物需要手法才能還納,不僅排便次數增多,多年來的出血、潰瘍、感染等一系列問題加重,且用力咳嗽或者站立時腫物會再次脫出,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。
經泰康同濟(武漢)醫院普外科檢查,劉婆婆肛內腫物已有10多公分,屬于典型的重度直腸脫垂??紤]到劉婆婆屬高齡患者且伴有基礎性疾病,普外科組織了全院MDT多學科大會診,綜合評估手術方式及風險。在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之后,決定為患者實施創傷小、風險低、恢復快的經會陰部直腸乙狀結腸切除術(Altemeier手術)。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派駐專家、泰康同濟(武漢)醫院普外科胃腸學科帶頭人屈兵系本次手術主刀醫生。
屈兵主任介紹,直腸脫垂多見于2~4歲的幼兒及60歲以上老年人群,通俗地說就是排便時往往會從肛門掉出一腫物,形似“小尾巴”。病情嚴重甚至日常生活中咳嗽、下蹲或站立時腫物亦有可能脫出。直腸脫垂常引起不同程度的肛門失禁,伴有粘液流出,導致肛周皮膚濕疹、瘙癢。因直腸排空困難,常出現便秘、大便次數增多等,嚴重影響到生活質量。經會陰手術可以不用開腹,純粹經會陰部、肛門來進行手術。通過肛門把脫垂的直腸切除并做吻合,是一個經自然腔道的手術,可以降低手術風險,避免開腹手術相關并發癥。該手術不僅適合高齡、身體較虛弱的患者,也適合不愿接受經腹入路手術的中青年患者。